水质检测常规五参数
水质检测的五个常规参数包括:pH值、溶解氧、浊度、电导率和化学需氧量。pH值代表水的酸碱度,与水的腐蚀性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关。
一般来说,天然水体的pH值应保持在6.5~8.5之间,才能保证水生生物的生存。
溶解氧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量,对水生生物至关重要。
如果水中溶解氧含量过低,会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,甚至导致其死亡。
浊度是水中悬浮颗粒数量的量度。
浊度高会影响水的透明度,不仅影响外观,还可能携带污染物。
电导率是衡量水中离子浓度的指标,与水的纯度有关。
高电导率可能意味着水中存在更多杂质或溶解盐。
化学需氧量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指标。
COD值越高,表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越严重。
该参数对于评价水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非常重要。
综上所述,这五个参数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。
它们可以反映水体的整体状况,为环境保护和水处理提供重要依据。
水质监测的常规参数?
监测水质的常用参数包括: 1、pH值:衡量水溶液酸碱度的指标。2、温度:水体的温度影响水中生物和化学反应的速率。
3、溶解氧: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反映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状况。
4、电导率:衡量水电导率的指标,间接反映水中溶解离子的含量。
5、浊度:水清澈度的指标,与水中悬浮颗粒的含量有关。
定期检测地下水水质是必要的,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50《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》进行。
应在不同水质的地下水区域设立监测点,监测频率每年至少两次(雨季和旱季)。
监测项目应包括: 1. pH 值 2. 化学需氧量(COD) 3. 生化需氧量(BOD) 4. 悬浮固体(SS) 5. 氨氮 6. 硝酸盐 7. 挥发性苯酚 9. 氰化物 10 。
砷 11. 汞 12. 六价铬 13. 总硬度 14. 铅 15. 氟 16. 镉 17. 铁 18. 锰 19. 总溶解固体 20. 高锰酸盐指数 21. 硫酸盐 22. 氯化物 23. 大肠菌群及其他物质反映了该地区的主要水质问题。
确定采样地点应考虑以下因素: 1.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资料综合分析,监测断面布设应具有代表性,反映水质和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。
2、综合考虑监测目的、项目监理、人力资源、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。
3、在废水排放量大的地区、居民区上下游、工业园区、支流汇合处、入海口、受潮汐影响的河段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等设立监测点。
4、选择饮用水源地、水源集中水域、主要风景名胜区、水上娱乐区、大型水利工程所在地等功能区作为监测点。
5、避开积水、积水地区,选择河段平直、河床稳定、水流顺畅、无急流的地点。
6、尽量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,确保位置方便出行,岸边标志清晰。